在全球猪肉产量下滑之际,中国政府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猪肉储备
2022年11月8日—中国正在加大猪肉储备的战略释放力度,因为猪肉价格在经历了一轮大幅上涨后似乎已见顶,导致猪肉价格同比上涨近一倍。
与此同时,国际肉类价格持续下跌,已连续第四个月下跌,肉类大宗商品价格仅较去年同期上涨5.8%。
联合国粮农组织(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)表示:“由于全球进口采购疲软,加上一些主要生产国国内需求疲软,全球猪肉价格大幅下跌。”
荷兰合作银行预计,今年和明年全球猪肉产量将继续低迷,2022年将下降2%,2023年则没有增长前景。
释放储备
在中国,生猪价格对食品篮子成本的影响不成比例,食品篮子是权重最大的项目,反映在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中。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CPI为2.8%,达到29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高企的食品通胀(10月份为8.8%)正在推动中国的通胀。在其他方面,中国的物价表现较为温和,核心CPI为0.5%,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。
不受控制的食品价格已从2月份的-3.9%上涨至今年10月份的8.8%,这促使有关部门大举干预生猪市场,力度比政府首次干预时翻了一番研究了战略储备今年9月。
根据中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,截至10月底,中国共释放了创纪录的6批107,100吨猪肉。在10月中旬生猪价格达到比去年同期高98.8%的峰值后,在过去一个月加快了努力。
根据国家农业部的监测,价格在10月底达到峰值,较9月下降1.2%,但仍比一年前高出66.1%。
中国养猪业巨头利润激增
过去两周,中国最大的几家生猪生产商公布了第三季度和过去9个月的业绩,其数据反映出市场的狂热。
牧源食品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,097%,至人民币82亿元(合11.3亿美元),收入同比增长148%,至人民币365.1亿元(合50.5亿美元),而去年同期该公司亏损1.371亿美元。
今年前9个月,牧源食品的收入飙升了44%。
温氏食品集团宣布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8%,营收较2021年增长53%。
畜牧企业新希望六和的收入同比增长6.3%。不过,今年前9个月,该公司成功将净亏损从人民币64亿元(合8.8532亿美元)减少至人民币27.1亿元(合3.748亿美元)。
截至第三季度,科技银行食品公司的收入下降了23.31%。不过,与去年相比,该公司成功扭转了27亿元(合3.735亿美元)的亏损,实现了10亿元(合1.3833亿美元)的盈利。
唯一的例外是江西振邦科技,该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,今年生猪销量也减少了40.68%。
给养猪者一个巴掌
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10月20日召见了国内主要生猪生产商,就在这些公司公布财报之前,要求它们保持向市场投放生猪的速度,避免价格投机。
根据当局的说法,尽管今年第三季度的生猪库存与去年几乎相同,但所有这些价格变化已经发生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生猪库存同比增长1.4%,生猪销量同比增长5.8%。
有趣的是,荷兰合作银行给出了不同的估计,称该国的库存同比下降了6%,这更好地解释了价格的上涨。
“(中国)生猪供应依然紧张,支撑了价格的持续走强。尽管容易受到COVID-19政策的影响,但猪肉需求可能会改善,”报告解释说。
全球粮食短缺推动粮价上涨
荷兰合作银行(Rabobank)动物蛋白高级分析师克里斯汀•麦克拉肯(Christine McCracken)撰写的《第四季度全球猪肉》(Global Pork Quarterly Q4)报告解释说,饲料价格也在推高猪肉行业的价格,一些物流问题也带来了额外的挑战。
“在美国、欧洲部分地区和亚洲的收成令人失望之后,粮食和油籽库存接近历史低点,价格处于历史高点。在南半球种植玉米和大豆的面积可能有助于缓解,但无法消除2023年的压力,”报告指出。
荷兰合作银行解释说,由于粮食和油籽库存减少,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上升,竞争加剧。
“历史上最高的全球生产成本限制了大多数地区的羊群扩张。鉴于2023年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,降低成本的前景渺茫,消费者需求强度的能见度有限,生产商已经缩减了增加畜群的计划。”
高成本对欧洲和美国生产商的影响尤其大,就像德国等国家一样失去了41%的养猪场在过去的十年里。
作者:Marc Cervera
如需联系我们的编辑团队,请发电子邮件至editorial@cnsmedia.com

现在订阅,接收最新的新闻直接到您的收件箱。